学校要闻
砖石铭刻金陵千年史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一(16)班城墙研学活动
作者:xsc 浏览:525 发布时间:2025/4/5 13:05:55砖石铭刻金陵千年史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一(16)班城墙研学活动
南京城墙博物馆:守护六百年明城记忆
南京城墙博物馆,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坐落于中华门瓮城东侧,以现代建筑语言对话明城墙遗址,全面展示南京城墙的建造历史、文化内涵及保护成果,成为解读南京古都风貌的“文化新地标”。
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伴着春意盎然的气息,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一(16)班的同学们,来到南京城墙博物馆研学。此次研学,给我们带来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努力,并对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感到自豪。
怀着满腔热情和期待,我们进入了南京城墙博物馆。迎面"旷世城垣"四个鎏金大字在暗色背景上熠熠生辉,厚重的历史感顿时扑面而来。步入馆内,从东吴石头城到明代应天府,金陵古城两千余年的沧桑变迁在眼前徐徐展开。使我们了解到了金陵城历史中的变迁与发展,同学们聚精会神的观赏着,感受这座古城的历史感。
接下来透过展陈的光影交错,我们得以深入探究城墙砖石背后的精工细制,了解到了城墙砖石的烧制过程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同时墙砖紧密且有序的阵列在玻璃镜面之上相互映照,具有着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明代制砖工艺之高明、筑造工程之宏大。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人们烧制墙砖时的辛苦。
每个墙砖都从各个地方传来,比如镇江,苏州等地,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各个墙砖的上面有烧制者的姓名,砖石本身沉默如初,承受过烽火,见证过兴衰,最终在时间里褪去棱角,却始终未曾溃散。一块块的城墙砖上写满了600多年的故事。
接下来同学们站在巨型沙盘前,我们像寻宝般俯身探寻每座城门的踪迹,从聚宝门到三山门,每一处垛口都与记忆中的现代南京重叠。沙盘上流动的秦淮河映着灯光,恍惚间我们成了执伞而行的文人,正穿过六百年的烟雨,与这座古城温柔相认。同学们争相指出熟悉的街巷,惊叹声里尽是穿越时空的雀跃。
展馆的尾厅,我们深入了解了几代人为保护这座"石头史书"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们看到文物保护工作者用传统工艺修补风化砖块,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数字档案。展柜里陈列着不同年代的修复工具,从明代的铁凿到现代的红外测距仪,诉说着跨越六个世纪的守护故事。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志愿者的辛苦付出,斑驳的城墙在他们的呵护下重焕生机,仿佛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展板上"每一块墙砖都是会呼吸的历史"这句话尤其打动人心,让我们明白,保护城墙不仅是为后人留存建筑瑰宝,更是守护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让六百年来的优秀文化得以永远流传。这种守护,既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学生研学心得
周六我与同学参观了城墙博物馆,总体感受收获颇丰。
踏进馆内,迎面而来的“旷世奇恒”让人眼前一亮。紧接着我们详细了解到了南京城墙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历史意义等。我不仅看到了城墙的昔日辉煌,也从中看到了古人的劳动智慧。抚过一块块古老沧桑的城砖,内心十分震撼,城墙守护者们如今正在努力收集和维护,馆内利用科技技术与历史介绍相结合让人兴趣盎然。更有诸多经验丰富的导游们为游客详细讲解,各个城门兴建到拆除让人感叹。
总的来说,这一次研学十分有意义,不仅了解到身处南京的城墙历史,也让我决定以后也要为保护城墙出一份力。
——熊宝国
3月29日,我和三个小伙伴们来到城墙博物馆。一进门,便看见充满科技感的智能电子大屏,上面详细地介绍了南京明代古城墙的名字,用途等诸方面内容,还有朱元璋的肖像,以此纪念这位南京古城墙的策划者。接着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攻城器具,以及冷兵器,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最后一个皇城的模拟图出现在眼前,有皇宫,经济商业区等,不禁让我想到明朝初年是何等的繁华。尽管探索城墙之旅的时间并不长,但里面的内容却令我大受震撼,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黄宇涵
南京城墙博物馆的研学之旅,让我得以与六百年金陵历史深情对望。步入展厅,"旷世城垣"四个大字瞬间将人拉入时光长廊。那些铭刻着工匠姓名的城砖阵列,在镜面展台上折射出震撼人心的几何美感;多媒体沙盘上流动的秦淮河,将金陵古城的沧桑变迁娓娓道来。
我深刻体会到:城墙保护不仅是对城墙本身的保护与修理,更是对城市文脉的延续。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承历史、续写文明的使命。我们应该让六百年城墙从冰冷的建筑变成了有温度的历史见证者。
——储煜凯
周六,我与班级内的其他三位同学一起参观了南京市城墙博物馆,这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
主题厅的入口有“旷世奇恒”的主题,内部分为设计思想,军事防御,遗产传承等五个单元。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城墙砖那个展区,一块块砖刻着每一位建造人的名字。此外,城墙砖边上的智能机器可以搜索每一位建造者的名字来看人物简介。这不仅让我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感叹现代科技的强大。
南京城墙是南京的文化名片,保护城墙也是我们每位南京人的责任,因为这保护是南京的精神与文化。
——马浩程
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更深了解到金陵的历史与城墙的变迁,体会到优秀文化的历史厚重感与绚烂;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了为传统文化传承应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让中华文明继续发扬光大。
供稿:高一(16)班
文字:储煜凯 熊宝国
图片:马浩程 黄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