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杏林春暖研医道 橘井泉香学仁心——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15研学实践
作者:xsc 浏览:180 发布时间:2025/3/31 11:11:33杏林春暖研医道 橘井泉香学仁心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15研学实践
3月22日,高二(15)班全体同学走进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医派研究院),开展以“记忆与传承”为主题的志愿服务与中医文化研学活动。通过参观金陵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亲身感受中药抓取、体验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同学们深入感受了金陵医派千年传承的智慧与魅力,在中医药文化的长河中汲取了成长力量。
金陵医派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流派,自明清时期扎根南京,以“博采众长、务实创新”为核心理念,融合吴门、孟河等学派精髓,形成独特的湿热疫病诊疗体系。民国时期,张简斋、随翰英等“金陵四大名医”创办南京国医传习所,培养数百名弟子,为1956年南京市中医院的建立奠定根基。如今,丁氏痔科、洪氏眼科等非遗项目仍在守护百姓健康,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以体验内病外治、观摩中药配制抓取和参观中医药文化中心,开展大思政课学习活动。
A小组——亲身体验“内病外治”
A小组聚焦“内病外治”主题,在医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了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同学们现场观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过程,见证患者通过银针调理逐步缓解疼痛;在推拿实操环节,医师详细演示了按、揉、推、拿六大基础手法,并邀请多位同学体验刮痧、穴位按摩。同学们感慨:“原本以为针灸是神秘莫测的技术,亲眼见到医生精准施针、患者症状改善,才真正理解中医‘以通为治’的智慧。”
B小组——触摸千年中药脉搏
B小组聚焦中药知识,在专业医师带领下走进中药房。面对陈列的百余种中药材,同学们或辨识茅山苍术、南京玄参等南京地道药材,或品尝五味子、甘草,亲身体验“四气五味”的中医理论。“平时常见的蒲公英、菊花竟是重要药材,而蜈蚣、蝉蜕等奇特药材的配伍更让我惊叹中医的博大精深。”参观同学表示,中药的“神奇变身”让大家对传统医学有了新的认知。
C小组——触摸历史的温度
活动中,C小组同学系统了解了中医发展脉络:从《黄帝内经》奠定理论体系,到《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原则;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本草纲目》1892种药材的详实记载。在中药房,同学们目睹乌梢蛇、佩兰等道地药材,惊叹于“以简驭繁”的用药哲学;在名医馆,园林式诊室设计彰显“因地施药”理念,银针诊疗的精妙手法更让人直呼“神奇”。最令同学们动容的是丁义山老先生无偿捐献祖传秘方的故事,80岁高龄仍坚持坐诊的医者精神,让“医者仁心”四个字有了具象的温度。
3月24日,15班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就参观金陵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感受中药抓取、体验针灸推拿等活动进行了讨论。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感受,分享了对中医中药的认识,畅谈了对传承与创新的理解。
此次研学活动是二十九中学“大思政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唤醒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责任感。两小时的参观学习尽管时间不长,但亲身体验中医中药,让参加活动的同学大开眼界。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传承与创新”,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共同守护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