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走进东大,在记忆中传承——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10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作者:xsc 浏览:864 发布时间:2025/3/18 8:08:51走进东大,在记忆中传承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10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通讯员:高二(10)班 刁若蘅】2025年3月9日上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10)班的全体同学踏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参加了“记忆与传承”主题大思政课之“寻迹梅庵忆峥嵘,科创东南启新程”活动,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拓展、文化传承与思想启迪的科学文化之旅。
活动伊始,师生们在校区南门准时集合。完成签到、分组后,大家一同拍摄集体照,为此次充满期待的旅程留下纪念。
这次研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参观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 梅庵。梅庵坐落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它始建于 1916 年,是为纪念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号梅庵)所建。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小青瓦屋面搭配花格门窗,尽显古朴韵味。1923 年 8 月 20 日 - 25 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意义非凡。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唯一一次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全程参与的团的全国代表大会。从这里开始,党对团的领导地位与权威逐渐清晰确立。东南大学的志愿者们为同学们细致讲解共青团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创立的艰辛,到在革命斗争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共青团与国家、民族命运的紧密联系。这次生动的 “大思政课”,让同学们实地感受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使命感。
然后,我们还走访了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实验室。实验室的老师们向同学们介绍,机器人是一种可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能通过编程执行各类任务,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有的服务于航空领域,在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则在医疗康复等民生领域有突出表现。老师们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各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还现场进行了部分机器人操作,令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随后,全体同学齐聚中山院,聆听朱利丰教授的《人机交互机器人应用》讲座。朱教授介绍,人机交互机器人注重人与机器的自然、高效互动。他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这类机器人在智能家居、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中语音控制家电、医疗康复里辅助护理等。在当下,AI 技术正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机器人技术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科技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更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讲座中,同学们对前沿科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意识到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积聚力量在未来投身国家科研建设,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为国家强盛添砖加瓦。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来到建筑学院展览馆。进入门厅就能看到杨廷宝先生在抗战爆发前为辅助修缮清故宫角楼而制作的模型。展厅里展示了东南大学建筑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及各种风格独特的建筑模型和设计图纸,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建筑行业大师们的智慧和创意。让同学们对建筑的历史、在当今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此次东南大学之行,同学们收获颇丰。既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接触到控制技术和建筑领域的前沿知识,又接受了 “大思政课” 的洗礼。这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激励他们在未来学习中不断进取,追逐梦想。
研学感悟【高二(10)班 高梓璇】:
梅庵的铜钟还在震颤北宋的余音时,机器人实验室的六轴机械臂已开始切割光的棱角。我站在这所百年学府的中轴线上,左耳灌满《营造法式》的线装书页声,右耳钻进伺服电机的高频蜂鸣——时间的断层在此处缝合,文明的褶皱被重新熨烫成未来图谱。
校园的一隅,梅庵静静地叙述着百余年前无数仁人志士的热血青年忠于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梦想。一张张泛黄的纸张纪录着一次次救亡图存的会议,那是先辈用青春在黑暗中雕凿出的辉光;一次次壮烈的牺牲,那是最赤诚的热血炼就的建党伟业。
人机交互讲座的光影中,各类最前沿,最尖端,最精细的交互式机器人研究成果令我们惊叹。力传感器的一次次调整引领漫步于广阔穹宇中的航天员打开通向无垠太空的舱门;灵活机巧的特种机器人不停息地进行电力巡查与带电作业;病房中,情景交互式机器人引领病人沉浸于场景之中,主动恢复身体机能。机器人在我们眼中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助力国家重大工程,增进人类福祉的技术手段。
步入建筑系纪念馆,大礼堂的钟摆切割着九十五载光阴,把丁字尺的刻度、混凝土试块的裂纹、柔性电路的纹路,统统锻打成青铜冰鉴上的饕餮纹。当最后一线夕阳掠过机器人实验室的示教器,我看见建筑系馆的玻璃幕墙上,梁思成测绘的古建飞檐正与波士顿机械狗的运动轨迹达成动态平衡——我细细咀嚼,创立、西迁、复员、新生、坚守、恢复、改革、融合、拓展,从1927年一张朴素的课桌到如今影响世界的东南学派,一代代学子踔厉奋发,坚守初心,创造奇迹。
这次研学不仅让我感受到顶尖学府的严谨与生机,更让我们明白这个各类知识信息立等可取的时代,我们不断汲取知识的意义:用最先进的知识武装自我,在时代的浪潮之上延续先辈的精神,以青春谱写盛世华章。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