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聚焦主题意义表达 赋能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南京市高考英语专题教研活动顺利举行

作者:jwc     浏览:222     发布时间:2025/3/4 14:33:56

       2025224日,一场聚焦高考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高三专题教研活动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王新艳名师工作室承办,以高考关键能力提升——基于主题意义表达的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为主题,通过两节示范公开课和两场专题讲座,深入探讨新高考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来自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100余名高中英语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示范课堂:聚焦科技主题,探索阅读策略

首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黄雅刚老师带来《科技主题阅读理解策略》示范课。课程以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为切入点,通过错题回顾、巩固提升、练习等环节,借助语篇分析、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拆解科技类文本的深层结构和核心观点。黄老师创新采用问题链+思维导图模式,鼓励学生从宏观主题到微观细节层层深入,课堂互动热烈,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来自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的张雨老师的示范课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意义探究。张老师从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iendly or frightening”复习出发,引导学生概括文章标题的特点,随后科技伦理群文阅读为载体,通过比较分析、情境迁移和观点表达任务,帮助学生构建科技主题的知识网络和解题策略(circle/locate/analyze/compare)。课堂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高频考点词汇和长难句分析方法,更通过写作与讨论实践,实现了从阅读理解意义表达的能力跨越。

IMG_256

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并重,破解备考难点

在随后的讲座环节,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教研组长王新艳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作《基于主题意义表达的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主题报告。她强调,新高考阅读命题愈发注重主题关联性与思维深度,教师需以主题为纲整合教学资源,通过主题词汇积累语篇逻辑分析意义建构表达的三阶训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王老师还根据黄雅刚老师的示范课,提出了基于主题意义表达的阅读理解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课堂工具。

IMG_256

来自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的王明东老师《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三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为题开展专题讲座,系统阐释窄式阅读理论支撑下的群文教学实践路径。王老师以语言学家Krashen的窄式阅读理论为依托,强调围绕同一主题,聚合多篇关联文本的输入模式,能有效降低认知负荷,助力学生快速构建主题图式。他提出群文组合三原则:主题聚焦(如科技伦理)、体裁多元(学术论文/新闻/文学)、观点互补(支持/中立/批判),并基于高考高频话题库,建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单元内部整合,体现教学的整体性;以课内文本为主体,链接课外文本,体现阅读的拓展性;以话题阅读为线索,同类文本迁移,体现话题的聚合性的文本组合方式,确立以主题、作者、体裁、表达方式为线索的文本议题。

IMG_256

专家点评:以主题为锚点,推动能力进阶

南京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邢文俊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教研活动紧扣高考改革方向,示范课与讲座均体现了主题意义表达的核心价值。他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强化主题意识,打破为读而读的惯性,通过输入内化输出的闭环设计,真正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迁移与应用。

IMG_256

参会教师普遍认为,本次专题教研活动紧扣新高考改革方向,为破解阅读理解教学重技巧轻思维的痛点提供了切实路径。多位教师反馈,以主题意义表达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尤其是问题链导学”“群文雷达图”“主题词汇网状迁移等工具,显著提升了课堂实效,这让学生不再孤立记忆答题套路,而是学会在科技、文化等主题语境中整合信息、辨析逻辑,模考中长难文本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能够明显提高。

在高三教研活动聚焦高考能力提升的同时,王新艳名师工作室始终关注教学改革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致力于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高中三年。为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创新路径,工作室以主题意义表达为纽带,将高三年级的深度备考策略与基础年级的育人实践有机衔接。在此背景下,在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支持下,同步开展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教学理念从能力进阶素养扎根延伸,为构建系统化、一体化的英语教学体系注入新动能。

探索高效教学,共筑育人之基

——南京市高中英语教研活动纪实

近日,一场聚焦高中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的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成功举行,吸引了众多教育同仁的关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索高中英语教学的多样性与实效性,特别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育人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课异构,精彩纷呈

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同课异构环节,由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的刘凤老师和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的路希老师共同呈现。两位教师围绕牛津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 Reading部分——“Natural Disasters”,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

刘凤老师以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新闻体裁的特点,特别是两篇新闻中作者是如何构建紧迫感并增加可信度的。她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读写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总结概括了新闻语言的特点,还鼓励学生动手,学会扩写技巧,并在过程中体会语言得体性的重要性。学生们在积极参与中深化了对新闻文本的理解,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思维品质

IMG_256

路希老师则以细腻入微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们沉浸在自然灾害场景的感官描述中。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中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信息,并通过仿写练习,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路老师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模仿与创新中不断成长。

育人理念,融入阅读

来自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的曹晶老师的专题讲座围绕高中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视域下的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曹老师强调,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强化,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及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她分享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社会热点、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等内容融入教学任务,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等深层次话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最后,鼓楼区教研员王玲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与点评。她高度赞扬了两位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并对她们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王老师在讲座中详细解读了如何上好阅读文本,从标题解读、文本体裁分析、语言鉴赏到读写结合等多个方面,为参会教师提供了极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她强调,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让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

总结与展望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南京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探索,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共享智慧的平台。通过同课异构的实践展示和专题讲座的深入剖析,教师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深刻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育人理念的重要性。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市的高中英语教学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